五大联赛球队遇挫,已无法包揽世俱杯4强,正中国际足联下怀?
今天早上进行的两场世俱杯1/8决赛出现令球迷意外的结局,两支五大联赛球队国际米兰和曼城分别被巴西甲级联赛球队弗鲁米嫩塞和沙特联赛球队利雅得新月淘汰,双双止步16强。
弗鲁米嫩塞和利雅得新月晋级之后也保证了4强中将至少会有一个非欧洲俱乐部,很多球迷调侃的世俱杯8强后相当于欧冠至少在本届不会出现。
这两场比赛也折射出了欧洲俱乐部和其他大洲俱乐部对于世俱杯的不同心态。
疲劳与重视程度
欧洲俱乐部对于世俱杯的重视程度不如国内联赛和欧冠已经是大部分人的共识。
特别是世俱杯改制后于夏天举行,欧洲俱乐部球员刚刚结束长达9个月的联赛、国内杯赛和欧冠赛事,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相当疲劳的状态,此时他们踢世俱杯的心态和放假前被要求加班无异。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国际米兰就是最好的例子。蓝黑军团本赛季在联赛和欧冠联赛都战至最后一刻。在意甲,国际米兰以1分劣势获得亚军;在欧冠,国际米兰更是在决赛中惨败巴黎圣日耳曼。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最重要的两条战线争夺到最后但都遭遇失利后,确实很难要求球员以哀兵姿态全力竞逐世俱杯。
其他大洲俱乐部的疲劳程度则没有这么严重。像巴西的俱乐部,巴西甲级联赛通常在4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6、7月份对于巴西俱乐部而言赛季只过了1/3,球员当然有更好的体能状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此外球队对于世俱杯的心态也影响着比赛结果。
对于欧洲特别是五大联赛俱乐部而言,世俱杯更像是锦上添花的荣誉:取得成绩自然值得庆祝;如果成绩不佳也不会过于失望。
要画家就像瓜迪奥拉被利雅得新月淘汰后说的那样:“我感觉球队状态不错,但我们现在要回家了,是时候休息一段时间,恢复精神,下个赛季再出发。”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瓜迪奥拉这段话大概也是其他欧洲俱乐部对于世俱杯心态的真实写照。
而非欧洲俱乐部则完全没有轻视世俱杯的理由。对于这些俱乐部而言,世俱杯不但可以为他们带来不菲的收入,还能提升球队在国际球坛的知名度,让他们在签约球员时更有竞争力。若能在世俱杯上击败甚至淘汰欧洲俱乐部,更是可以成为津津乐道的资本。
球员的疲劳程度和心态上的差异,都加大了欧洲俱乐部在世俱杯一枝独秀的难度。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国际足联希望看到的局面?
国际足联因凡蒂诺今天在现场观看了曼城与利雅得新月的比赛。赛后因凡蒂诺在社交账号发帖称“俱乐部足球的新时代已经开启”。
国际足联大概相当乐见非欧洲俱乐部在世俱杯崛起,甚至决赛对垒的是两个来自不同大洲的俱乐部。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近年国际足联与欧足联经常处于明争暗斗的状态,国际足联扩军世界杯并改为四年一届正是为了扩大国际足球赛事在全球的影响力,让欧洲赛事无法一家独大。
倘若其他大洲俱乐部在世俱杯过早出局,说明发展足球相关产业只能依赖欧洲俱乐部,这无异于打脸国际足联。如今弗鲁米嫩塞和利雅得新月先后晋级8强,自然能给国际足联更多底气,即使这种底气未必非常有说服力。
今天这两场比赛或许也能给国际足联一些启发,世俱杯最好的宣传方式可能正是一个非欧洲俱乐部在淘汰赛击败欧洲俱乐部。试想一下,如果世俱杯冠军由一支非欧洲俱乐部夺得,欧洲俱乐部还会对世俱杯不上心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