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昂·佩德罗:完全不同于切尔西其他锋线球员
这位前布莱顿前锋可以担任中锋、影锋或前腰,但他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衔接进攻、回撤组织和推进球队的进攻节奏。而目前切尔西阵中并没有这样类型的球员。
蓝军的一笔精明转会
近年来切尔西的引援策略饱受争议,但签下若昂·佩德罗被广泛认为是一笔理智且具有战略性的引援。
这位23岁的球员将以超过5000万英镑的转会费加盟主教练恩佐·马雷斯卡(Enzo Maresca)的球队,并将在通过体检后随队前往美国参加世俱杯。
在BlueCo财团的掌控下,切尔西一直有“囤积攻击型天才”的倾向。不过,若昂·佩德罗却是马雷斯卡目前阵中尚未拥有的球员类型——他很可能成为马雷斯卡控球体系中那块至关重要的拼图。
他虽然可以出任中锋、前腰甚至进攻型中场,但他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进球,而在于“连接”各条线——协调、组织、让球队的进攻变得更流畅。
佩德罗通常在进攻中偏左活动,并乐于深度回撤协助出球——这是马雷斯卡所强调的控球体系中,尤其在中场被压迫时所急需的那类球员。
虽然尼古拉斯·杰克逊(Nicolas Jackson)部分展现了支点、拉边和中场连接能力,但他与利亚姆·德拉普(Liam Delap)更偏向那种喜欢反插、冲击防线的类型。而佩德罗则恰恰相反——他倾向于回撤接应、拉开空间,为身后的队友创造机会。
来自SkillCorner的统计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冲击防线”指标仅为 20/99;
“禁区接球”仅为 12/99;
但“回撤接球”高达 70/99;
“支援队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91/99。
战术中的完美样本
一个典型场景出现在布莱顿对阵莱斯特的比赛中。卡洛斯·巴莱巴(Carlos Baleba)在后场持球,佩德罗主动从对方防线中抽身回撤,成为接球点。他稍微回头观察身后空当,在康纳·科迪(Conor Coady)示意队友盯人时,佩德罗接球转身,送出一记穿透力极强的直塞球,助攻西蒙·阿丁格拉(Simon Adingra)从边路斜插打穿对手防线。
这个场面完美体现了马雷斯卡理想中的战术构想:一名战术意识极强、总能出现在关键空档、善于制造防线混乱的球员。
佩德罗接球后立即转身推进,并精准地传出杀伤性直塞,为阿丁格拉创造机会——这正是吸引马雷斯卡关注的关键能力。
切尔西战术中缺失的一块拼图
尽管若昂·佩德罗具备一定的进球能力(在布莱顿两季中每90分钟无点球进球为0.22,约每5场进1球),但切尔西显然不是把他当作头号射手引进的。那个角色理论上仍属于杰克逊或德拉普这样的传统中锋。
相反,佩德罗更被期待成为中场与锋线之间的枢纽,既能寻找插上的队友,也能拉开对方防线为锋线制造空间。
在直接威胁方面,佩德罗并不抢眼:
“禁区威胁”仅 38/99;
“射门频率”仅 7/99;
这说明他并非一名“终结者”,而是一名“组织者”。
但在创造方面,他的评分极高:
“创造机会” 92/99;
“推进传球” 86/99;
“持球推进” 79/99;
这类球员正是能够将中场推进到进攻三区的“推进器”和“发起点”。
尽管切尔西上赛季在快速反击中最具威胁,但马雷斯卡信奉的是以控球为核心的体系,主打长时间配合与“阵地式围压”,并依赖强悍的“转换防守”(rest defence)来一旦丢球便迅速反抢。
引进佩德罗,说明马雷斯卡希望引入更多技术型中前场球员,以更好地执行自己的控球战术。如曼城前助教胡安马·里略(Juanma Lillo)所说:“球传得越快,回来得也越快。”马雷斯卡也正是这一理念的拥护者。
佩德罗让切尔西的出球过程更稳定、更可控。他是一名具备“9号”身体、但能像“10号”一样控球、组织、等待队友跑位并送出关键传球的球员——是巅峰时期克洛普麾下菲尔米诺的升级版。
战术互补价值极高
如果马雷斯卡能从布莱顿那里学到如何有效使用边锋,例如鼓励边路球员进行从边线内切的跑动,当佩德罗拉开中路空间时,他们就能获得巨大机会。
例如佩德罗·内托(Pedro Neto)、诺尼·马杜埃凯(Noni Madueke)、泰瑞克·乔治(Tyrique George)以及新援杰米·吉滕斯(Jamie Gittens),再加上马克·库库雷利亚(Marc Cucurella)在左路的插上能力,这些球员的存在使得佩德罗可以成为组织核心+战术枢纽,解放柯尔·帕尔默(Cole Palmer)等其他攻击手的创造力。
即使切尔西锋线“兵强马壮”,佩德罗的加盟依然具有明确且重要的战术意义——他将帮助切尔西构建一个更加有序、控球更强、结构更稳的进攻体系,成为马雷斯卡打造“技术流蓝军”的关键一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