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烧掉2亿镑换新三叉戟:还是又一场豪赌!
随着本杰明·塞斯科(Benjamin Šeško)正式从RB莱比锡加盟,鲁本·阿莫林(Rúben Amorim)打造的“新红魔锋线三叉戟”终于组齐:塞斯科、马特乌斯·库尼亚(Matheus Cunha)、布莱恩·姆贝乌莫(Bryan Mbeumo)——合计身价超过2亿镑,声势不小。
这是重建的必要之举。2024-25赛季曼联在英超只打入44球,创下33年来的最低记录。锋无力问题逼得高层动刀,“清洗+重建”成为关键词。
从配置看,这三人位置互补。姆贝乌莫活跃在右路、库尼亚擅长从左肋突入、塞斯科则是传统中锋。纸面上他们不抢空间,战术安排合理。
但问题是:他们能配合得起来吗?
库尼亚在狼队时踢过10号位,有极强的带球推进和穿插能力;姆贝乌莫在布伦特福德也曾与维萨组成极具效率的锋线搭档,擅长边路内切爆点。而塞斯科,则介于支点和终结者之间。他既能回撤拿球组织,也具备1米96的高空优势,去年在莱比锡平均空中对抗胜率高达60%,远胜霍伊伦(Rasmus Højlund)的25%。
从数据上看,这三人各有特点,但都未曾在正式比赛中合作过。默契,只能靠时间来磨。
值得一提的是,塞斯科上赛季的表现呈现“双面性”:前半赛季杀伤力强,但球队陷入低迷后,他被迫回撤支援,角色模糊。这种“可变性”既是潜力,也隐藏着不稳定因素。
而战术方面,阿莫林喜欢控球但节奏慢,曼联是上赛季英超推进速度第二慢的球队,仅快于曼城。因此,纵深和反击能力成为关键变量。塞斯科具备“拉深+支点”双重能力,这或许是他压过霍伊伦的真正底气。
问题来了:曼联能等得起这三人“组合拳”磨合多久?又能容忍多少场“0射正”或“互不传球”的尴尬局面?
2亿镑砸出的是希望,还是泡影?这可能是曼联赛季成败的关键拐点。
发布评论